1、加強衛生消毒工作 在對疾病防治過程中, 衛生消毒工作有著重要意義,消毒滅源工作中要重點做好雛雞入舍前、整個飼養期間、 出欄后的消毒工作。即雛雞入舍前, 雞舍及器具應嚴格沖洗消毒 (雞舍內應反復消毒三次以上 ) , 整個飼養期間要掌握三個要點: 雞舍門口要設消毒池, 并經常更換消毒水。 喂雞前, 要更換工作服并注意手和鞋的消毒。 平時要堅持對雞舍內外實行定期消毒, 一般春季每周兩次, 雞群發病時增加消毒次數,雞出欄后要及時清理雞舍內外的雞糞, 對雞舍內外器具進行徹底清掃, 沖洗, 消毒。
2、加強飼養管 在春季天氣變化、晝夜溫差較大時, 整改好雞舍的保溫性能, 做好防寒保曖工作, 減少溫度變化帶來的應激, 引導養戶正確的處理好保溫 - 通風換氣 - 擴欄之關系, 控制好雞舍內的溫度、 濕度和空氣質量, 保護好呼吸道黏膜, 消除誘發因素, 消除免疫抑制, 提高機體抵病力, 從而為肉雞提供理想的生長環境。
3、合理疏群 即控制飼養密度,包括三方面的內容,一是單位面積養雞數量,二是每只雞占的料槽位置,三是每只雞占的水槽位置。飼養密度因飼養方式、飼養日齡不同而不同,一般地面平養 0~4 周齡飼養密度為 20~25 羽/ m2; 5~8 周 齡 10~12 羽/ m2,網上飼養比地面平養可增加 50% ,籠養比地面平養增加約 1 倍。每只雞占的料槽位置是 5cm , 每只雞占的水槽是 1. 5cm
4、正確接種疫苗 養雞戶應根據適合當地疫情的免疫程序,嚴格接種好疫苗。正確接種疫苗須注意如下問題:疫苗品種應與雞群日齡相符;各種疫苗的接種方法 (主要有滴眼、滴鼻、 注射、 刺種等) 都有其嚴格規定,應按照說明去做;疫苗的稀釋一般用專用稀釋液或蒸餾水, 稀釋好疫苗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用完;每只雞都應接種好疫苗;注意疫苗的存放; 進行滴眼、 滴鼻免疫接種前后各 24h 不要進行噴霧消毒和飲水消毒。
5、 防疫用藥方案 初春季節高發的禽流感、 新城疫、 腎傳支等呼吸道疾病, 可在 7 日齡內用慶大霉素防綠膿桿菌敗血癥, 15 日齡用地克株利防球蟲, 20 日齡用青鏈霉素防大腸桿菌, 30 日齡用恩諾預混劑防巴氏桿菌病和傳染性支氣管炎,以上用藥一般為 3~7d, 不超過 7d;“大蒜 + 食醋 + 白糖” 代替抗生素, 預防細菌性疾病安全而實效已經被證實; 黃芪多糖能預防病毒性疾病, 在免疫接種前后應用, 可增強、 鞏固免疫效果, 降低免疫應激性綜合癥發病率; 魚腥草、 穿心蓮、 銀花、大黃、 車前草等常見中藥用于預防肉雞相關疾病, 比抗生素安全、 實效且無耐藥性和毒副作用, 應多作實踐、 總結和推廣應用; 用藥期間不能忽視 “維生素、 電解質” 的高效輔助作用,對提高防疫及治療效果極為有益